close

以下為一個實際的心理測驗:

遊戲一:

A.有75%的機會獲得1000元,25%的機會一毛的得不到。

B.100%的機會可以獲得700元。


遊戲二:

A..有75%的機會損失1000元,25%的機會完全沒有損失。

B.100%的機會損失700元。


實驗結果,多數人在遊戲一當中選擇了B,在遊戲二當中選擇了A。

我想先從【期望值】的角度來分析這個結果。數學期望值 (簡稱期望值) 即平均值的概念,而且是加權平均數。將每個結果依它發生的機率來加權,發生機率愈大,權數愈高。理性的決策應該是選擇期望值較大的選項,對自己才是有利的。在遊戲一當中,A選項的期望值為0.75*1000+0.25*0=750,B選項的期望值為1*700=700,理論上應該選擇A對自己才是有利的,但大多數人卻選擇了B。接著在遊戲二當中,A選項的期望值為0.75*(-1000)+0.25*0=-750,B選項的期望值為1*(-700)=-700,理論上應該選擇B對自己才是有利的,但大多數人卻選擇了A。這倒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

「行為決策學」的創始人,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以其所提出的「展望理論」獲得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理論可用四大規律來概括:

(一)正常人面臨「獲得」的情況下,是風險趨避的
(二)正常人面臨「損失」的情況下,是風險偏好的
(三)正常人對「獲得」或「損失」的判定,依「參考點」而異
(四)正常人大多是損失趨避的

在遊戲一當中,參加者面臨的是「獲得」的情況,所以會選擇趨避風險,選擇「落袋為安」。在遊戲二當中,參加者面臨的是「損失」的情況,所以會選擇偏好風險,選擇「賭他一把」。這種損失趨避的現象可以解釋成正常人在失去一件東西時的痛苦程度,要比得到同一件東西所經歷的高興程度更大。正因大多數人都是損失趨避的,才會在上述遊戲中選擇不理性的選項。在股市中能長久獲利通常只有少數人,所以要在股市中賺錢,你的想法就不能跟大多數人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nqda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